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快讯
 Print

7根圆明园石柱历经160余年回归故里!多图先睹为快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祺瑶 武亦彬



历经160余年辗转,7根汉白玉石柱漂洋过海,终于归家。13日,《圆明园石柱回归展》在圆明园正觉寺开幕,约50组件文物、照片等共同讲述这批石柱艰难曲折、重回故里的历程。这是继2020年12月海晏堂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原属地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圆明园正觉寺内,走进“最上楼”一层,7根高约80至92厘米、有着精美雕花造型的汉白玉石柱成了展厅里最亮眼的明星。它们均来自圆明园西洋楼遗址区,仔细看,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专家介绍,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通过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此次回归的7根石柱就是用于建筑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本次展览通过“漂洋过海”“回归之路”“石柱真容”三个部分,将圆明园石柱160余年颠沛流离、回归故土的故事娓娓道来。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惨遭劫掠焚毁,圆明园的建筑构件、山石碑刻等逐渐被大规模盗用、售卖,出现在市场上流通。在中国生活、工作的挪威人约翰·威廉·诺尔曼·蒙特对中国文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交易等渠道收集了诸多藏品,其中就包括圆明园石柱。从上世纪20年代起,这些石柱跟随蒙特漂泊异乡,几经辗转,后为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及西挪威艺术博物馆收藏。



2013年,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在挪威科德博物馆看到了这批圆明园石柱,当即向馆长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能够回家的愿望。当年12月,中挪双方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此后,在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政府、高校、机构、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几经周折,最终促成挪威向中方捐赠这批石柱文物。今年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如今,展览中还配合展出了圆明园西洋楼铜版图,观众也能够从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地的昔日美景中,一览这些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的精美石柱,感受其中蕴含的中西合璧之美。



“7根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是我国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最新成果和又一重要进展,也是政府、高校、社会力量通力合作、久久为功,助力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家的最新案例。”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表示,中国已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


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注: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