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地下世界的秘密:
中国古代阴间有哪些讲究和秩序?
文 | 许宏
壹
事死如生
夏商周时期,源自石器时代的灵魂不灭的观念仍然盛行不衰。
在当时的人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仅仅是肉体的消灭,灵魂将继续存活。因此,墓葬就是死者将来的居所,人死后,灵魂必定要按照生前的生活方式延续。
当时的社会盛行以亲缘关系聚族而葬的制度,也就是说,某一族的人希望安葬在一起,死后继续生活。而墓葬的形制,一般是将遗体置于木棺中,木棺外套以木椁,再安葬于长方形的竖穴土坑中。
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社会阶层的分化也日渐成熟,国家出现了上下不同的等级,上有王室贵族,下有黎民百姓,他们的墓葬的规模、大小肯定是不同的。
这个时候的墓葬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墓葬规模的差距空前拉大,贵族的墓葬和平民的墓葬产生了特别大的差异;二是墓葬的等级秩序进一步明显,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丧葬礼制。我们能看出墓葬产生了很多“讲究”,孝道观念逐渐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兴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厚葬高潮。
△ 二里头出土文物
在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中,还没有发现作为社会金字塔塔尖的王陵级大墓。到了与安阳殷墟同时的商代晚期,墓葬等级与墓主身份、地位的关系已经十分明显。不同等级的墓葬,其形制、墓室规模、棺椁配置、随葬品种类及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
简单从大小来区分,墓葬可以分为有木椁的大墓和没有木椁的小墓两种。而大墓依据形状结构和台阶数,也有大小之别。大墓照例有大量的陪葬品,还常见人殉现象。这既可以保证墓主身后的奢华,又可以炫耀他所拥有的财富。小墓的主人一般属于下层阶级,也可以分为有差别的几等。通过观察墓葬中的细节,我们可以了解社会和政治分层的状况。
贰
殷墟大墓
墓葬的大小直接体现的是等级。晚商时期等级非常高的墓葬,现在已经发现了九座,其中八座分布在安阳殷墟,另一座发现于山东青州。这类等级非常高的墓葬,一般在墓室前都修建有四条甬道,这种甬道也称为墓道。在安阳殷墟的王陵区,有四条墓道的大墓很可能是王陵。
此类墓葬不仅规模宏大、结构复杂,而且随葬品丰富,殉人较多。在殷商时期,贵族生前身边有许多随从、侍卫和仆人,他们希望自己死后,这些随从和仆人能继续为他们服务,于是主人去世后,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来陪葬。这就是人殉。
以殷墟的1001号大墓为例,该墓的面积接近260平方米,四条墓道长宽不一,其中最长的南墓道长达30.7米。墓内发现人殉、人牲160多人。由此可知,到了商代晚期,惨无人道的人殉、人牲制度达到了顶峰。殉人的墓葬中有的带有墓坑,有的还有棺,有的身旁还陪葬着青铜礼器、兵器或玉石配饰。
△ 鸮尊,殷墟妇好墓出土
在晚商时期的大墓中,除了四条墓道的大墓外,也有不少两条墓道的大墓、一条墓道的大墓以及规模较大的竖穴土坑墓。推测墓主人应该是王室成员或与王室有关的地位极高的贵族,墓主人的地位应该仅次于商王。而殷墟以外的此类墓葬的墓主人很可能是商代方国的首领和贵族。
这些墓葬大多有制作精美的棺椁,随葬有大量青铜礼器以及玉石器、白陶器、漆器等,墓道可见马坑、殉葬坑,墓室有大量殉人、殉牲。
叁
等各有差的归宿
△ 殷墟妇好墓模型
在殷墟出土的墓葬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妇好墓。1976年,妇好墓被考古工作者发掘,这是当时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该墓建有享堂,据说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这是迄今发现的没有墓道的大型竖穴土坑墓中规格最高的一座墓葬。墓室内有木椁和木棺,棺木上有红黑相间的“彩绘”。
墓内发现人殉16人,有的人殉被砍头或腰斩。该墓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有各类器物1928件。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半数以上有铭文,其中“妇好”铭最多。经器物研究和铭文考释,学术界多认为此墓墓主为武丁之妻。
△ 镶嵌绿松石象牙杯,妇好墓出土
上面讲到的墓葬都是有墓穴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没有墓穴的墓葬。这类墓葬数量不多,通常见于居址近旁的文化层或灰坑中,没有棺椁,没有随葬品。
一般认为这类死者可能是奴隶或非商族的俘虏,或者是凶死者。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商周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等级鸿沟是非常巨大并且难以逾越的。你处于什么样的等级,不仅代表着你生前能享受到多少社会资源,更决定了你死后的地位。而如果你不幸成为仆人或奴隶,那么你的生命或许就要随着主人的死去而结束。
△ 妇好墓出土文物
肆
商周葬制的差异
△ 湖北随州 · 西周早期墓葬
伍
地下与地上的排场
△ 西周兽耳龙纹簋
在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墓上兴建建筑,但并不高大。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墓上竖立的高大坟丘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最早见于春秋末年的江淮一带,到战国时期流行起来。高坟丘墓的出现,是社会深刻变化的结果,是春秋战国之际旧礼制崩坏、新礼制创出的结果。高大坟丘一出现,很快就在各诸侯国之间流行开来,成为各国强化政治秩序、炫耀国力的工具。
在一些诸侯国,形成了一套以坟丘为中心的地面设施,包括坟丘、陵园、陵寝建筑、陪葬坑和陪葬墓等,此后秦汉时代墓葬地面建制的内涵已基本具备。
△ 椁室
△ 青铜牺尊
在商周墓葬中,墓内的椁室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无论是作为葬具的棺椁,还是作为随葬品的鼎、簋和车马,一旦深埋于地下,除非迁葬或被盗,否则墓葬将不再打开,它们将永不示人。
西周和东周时期注重埋葬的过程,墓葬形制和墓葬规模可以反映墓葬的等级,所以周代墓葬等级制度的核心是棺椁制度、青铜列鼎制度以及车马随葬制度。墓主人的身份等级通过这些埋葬的细节得以体现。
通过对商周时期墓葬礼制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特定的文化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当时人们的墓葬中,而商周时代的文化特征也不可避免地对此后的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商周墓葬礼制的沿袭和演变,中国传统的儒家礼仪到了东周时代已经基本形成。
这种儒家丧葬礼仪不仅隆重、烦琐,而且还有等级森严的礼制规定,在当时人们的墓葬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反映。这是儒家文化中特别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能够真正了解古人思想世界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