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专题
 Print

开平碉楼:“西装”与“汉服”的完美融合





2007年6月28日,新西兰基督城, 仅仅八分钟,中国申报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获全票通过,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世遗”项目,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有谁能打破这个记录了。



在中国,千年遗存星罗棋布,难以胜数,而在资历上相形见绌,只有区区百年历史的开平碉楼,凭什么能超越众多古迹,亮相于世界,并获众评委如此青睐?这些,都要从开平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中国的华侨史说起。




▎盗匪横行,出国寻梦,中西文化的底层碰撞


开平所属地区,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便有文字记载,但直至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开平才得以立县命名。立县前,开平处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域内盗匪横行,治安混乱,清政府希望能借立县之机,使地方获太平之治,故将县名定为“开平”。但事与愿违,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平仍是匪患不绝,加之偶有洪水肆虐,平安之愿,终成虚幻。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农民战争的破坏、本地土客矛盾的尖锐,再加上人多地少的危机,使本就不太平的开平,更陷入民不聊生的困境。彼时,欧美殖民者开始在华以各种诓骗手段大量招募华工,成千上万的“猪仔”劳工被运往欧美各国。


开平至今还记录着一条洋人当年的招募广告,上面说:“美国人都很富有,那里工资高,房子又宽敞。至于吃喝穿,更是任你挑任你选。那可是个好地方,没有官府,没有士兵,人人平等。那里也有中国财神,还有招工局代办处。别害怕,你会走运的。美国的钱多得很,随你花。”



在如此花言巧语的欺骗宣传下,十九世纪中叶,开平出现过三次大规模的劳工移民潮。那时,美国的旧金山被译为“金山”,故南粤一带就称那些少壮离家,老大归来的华侨为“金山伯”。



回顾开平劳工的历史,何止辛酸,更有血泪。一些“猪仔”还没等到达目的地,就被闷死、病死在远洋轮的底仓,直接抛入大海。即便抵达美国,从事的也是挖矿、修路等最脏最累最低贱的工作,早期的华工任劳任怨,给当地人留下了很好印象,被称为“我们新获得的公民中最有贡献者之一”。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这样评价华工:“他们沉着、平静,温顺且从不酗酒。很少看见有谁不守规矩,懒惰的中国人几乎是不存在的。”但1870年代的大萧条,酿成了全美铺天盖地的排华浪潮,美国和加拿大分别通过排华法案,中国劳工的处境日趋艰难。



因为难以扎根异乡,许多客居他乡的开平人开始考虑回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也有挣了钱,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者。于是,从民国初年开始,大批颠簸海外的开平人携资金回乡,筑屋常驻。他们带回了由旅居国设计师绘制的图纸,再揉以中国传统风格,一波既能防匪又能避涝的碉楼建设潮,兴起于开平原野。



中国沿海不乏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但它们大都是由外国人主持建造的。而开平碉楼却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吸纳西方建筑文化,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开平碉楼有“三分设计,七分工匠”的说法,是中西文化的底层碰撞。

锦江里碉楼群

开平最高(9层)最美,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


“西装”与“汉服”的完美融合


由于受侨居国的影响,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精华元素: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穹窿、伊斯兰的叶形铁雕、哥特时期的尖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等都融入其中。而在一些西式风格的部件上,又装饰了飞龙、凤凰、麒麟等吉祥图案。

浪漫的欧式彩色玻璃上,有着中式的门神;欧式花卉的精美处,也有中国民间春兰秋菊的典雅。而开平的所有碉楼,也都有一个非常中国的堂号。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碉楼这座“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得到了令人震撼的展示。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碉楼群

以自力村方氏三兄弟的碉楼为例:2006年8月22日,方氏三兄弟闭锁的居庐及祖屋被打开,专家们看到的场景和如今铭石楼里陈设的完全一样。首层正中悬挂着楼主与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顶层供奉着方家的祖宗牌位。一部留声机和十多张唱片静静地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既有西洋音乐,也有国内当红歌星周旋和王人美的唱片,甚至还有粤剧大师马师曾的唱片。梳妆台上,男用发油和女人的香水瓶、爽身粉齐排而放。新兴的西方文化和古老的中国传统如此随意和实用地交融在一起,怎不令人惊讶称奇?

赤坎镇碉楼群


人们常说,传统的才是世界的。但如果因此而食古不化,一味拒绝泊来元素,也是愚蠢的。一件历史遗存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其年代的长短,开平碉楼独一无二的价值,就在于她把西方的建筑艺术和东方的稻作文化和谐地融为一体。她不像学院派那样地道、规范,但她的“不土不洋”,却成就了她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


开平政府针对多数碉楼的侨务属性,还开创了一种解决碉楼所有权与政府管理权矛盾的“托管”模式:业主在不放弃所有权的前提下,将碉楼委托给政府管理,政府出资负责维修打理,并拥有使用权。此一举措,无疑为众多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渠道。



如何欣赏开平碉楼之美?


开平碉楼除了在建筑材料上有泥、砖、石、水泥之别外,还可分为众楼、居楼和更楼。众楼是由全村或若干户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而防卫性强。居楼往往是富家独资建造,将防卫、居住两大功能融为一体,碉楼体型高大,其内生活设施也较完善。


居楼的造型更趋多样性,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居住的基础上,更追求建筑的形式美。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



开平碉楼自清末民初大规模兴建,至抗战基本停建,其建筑年期并不长,代表作有:自力村碉楼群、立园碉楼群、马降龙碉楼群、锦江里碉楼群和赤坎镇碉楼群。其中,自力村碉楼群展示的是乡野风光,立园碉楼群是花园式碉楼的代表。开平全境,无村不碉楼。全县现存的近两千座碉楼,足以让你尽享艺术、历史与人文之美。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