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快讯
 Print

薄松年:我愿意做一只蚂蚁



薄松年,中国著名美术史家、美术史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4月2日上午9时51分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87岁。他的两位女儿根据其父亲的遗愿,丧事从简。



薄松年先生从事美术史教学与研究超过60年,其学术研究的特性是熟知历代、重在宋元。他在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国美术史教材编写、宋元绘画研究及民间美术调查与研究方面多有贡献。 


薄松年


幸遇恩师 秉承师德


薄松年于1932年出生于河北保定,幼年孤贫。其父失踪于抗战之初。薄松年由母亲抚养成人,1950毕业于保定师范学校。他在保定师范学校期间,其思想性格深受其美术老师,著名花鸟画家汪慎生的弟子范学礼先生影响。薄松年毕业后赴河北雄县师范学校任教,开始在《新民报》发表关于美术史论的文章和绘画作品。


1952至1955年,薄松年作为调干生到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师从著名美术史家王逊教授。1955年毕业后,担任王逊先生的助教工作,次年,王逊先生主持筹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薄先生参与了其中的许多具体工作。


薄松年主编的《中国美术史教程》


留校后,薄松年从事中国美术史教学。先后曾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绘画史、宋代美术(断代史)等课程。除在美术史系教学外,还在年画连环画系(后更名为民间美术系)开授民间美术概论、中国年画史等课程。


其著作有《中国美术通史》(隋唐及宋辽金两 卷)、《中国绘画简史》、《中国年画史》、《吉祥图案及家庭诸神》(英文版)、《中国年 画》、《中国门神画》、《中国灶君神马》、《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山西卷)及《南宋四家 》、《郭熙》、《赵佶》、《马远》、《 黄公望》等古代画家研究专著。


薄松年主编《中国美术史教程》


薄松年编著《中国门神画》

薄松年著《中国绘画史》

长于宋元绘画研究

据薄松年先生的学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介绍,薄先生学术研究的特性是熟知历代、重在宋元。

 其研究特点之一是基于对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入认识;

之二是对美术文献烂熟于心、运斤成风,他有着扎实深厚的中国艺术史基础和文献功底,尤其是画史名篇和宋元画论,皆能脱口而出,成篇背诵,显现出雄厚的“北学”之功;

其三是掌握了大量的图像资料,并将它们的流变有机地联系成若干个整体;之四是积极采用社会和田野调查的方法,这主要体现他研究民间美术的工作中。

美术史家 薄松年 人物速写:蔡华伟


薄松年在宋元绘画研究方面著述颇丰,曾出版《南宋四家 》、《郭熙》、《赵佶》、《马远》、《黄公望》等古代画家研究专著。

他治学严谨,代表作之一是他在1957年发表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及其时代意义》,至今仍引导着人们对该图的基本认识。

1979年,经启功先生的提示,薄松年与陈少丰先生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找到了《林泉高致集》明抄本,发现了其尾篇——《画记》,对其进行了校注,深化了对《林泉高致集》和郭熙其人其作的研究,发表了《郭熙父子与林泉高致》。

他写的《宋徽宗时期的宫廷美术活动》,最早深入研究北宋宫廷绘画和画院的建制,将宋徽宗的道教思想及其活动与他的艺术创作结合起来,此外,还开展了李公麟、苏汉臣、梁楷等十多个宋代画家和一些明清画家的个案研究。

薄松年曾说“宋代的绘画和社会联系比较紧,不像后来的文人画,曲高和寡。当时社会上的职业画家,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力量,这个力量对宫廷绘画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宫廷绘画的发展必须从社会上去选择这些好的画家,如果没有这些人就变成无源之水了。

其次,宋代绘画在写实程度上是最高的,一丝不苟,苛以求真。而且宋代是绘画题材发展最全面的一个时代,文人画也开始出现,其他还有风俗画、宫廷画,三个方面都发展起来了。

像《清明上河图》,也只有在宋代这样一个时代才有可能出现。还有历史故事画,不是单纯为了画历史故事,而是透过历史画,对当时现实中的社会问题提出批判意见。到明清就不一样,文人画变成了发展的主线。”

重视民间美术,将民间美术领进大雅之堂

薄松年非常重视民间美术,很早就开始了民间美术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他认为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根没有了,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就失掉了载体。

50 年代中期,在王逊先生的鼓励和指点下,薄松年较早地运用民俗调查的方法对杨柳青年画进行综合研究,可以说他是最早将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搬进了课堂。

薄松年考察民间年画作坊

在20余年里,他逐一对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等地的民间年画作坊进行实地考察,大江南北,田野阡陌,处处留下了他的脚印。他以超前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国民间美术积累了大量宝贵财富,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中国年画史》一书中。

薄松年先生到河南考察民间剪纸

在此基础上,薄松年先生还编撰了许多民间美术的大型画册和专著, 如《中国民间美术全集( 山西卷) 》、《中国灶君神妈》、《中国门神画》、《中国年画》等,丰富了观者对中国民间年画的形象认识和系统理解。

薄松年先生还参与了许多国家级的科研课题和出版项目,如承担《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委工作,并在其下的《中国绘画》任分支主编;还主编了《宋元绘画》,这些为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学中的扩大阅读,开拓了清晰的视野。

薄松年讲到:“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根没有了,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也就失掉了载体,我不想问别人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只想当一只蚂蚁,老蚂蚁,与我的同道一起,去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下来。”

美人童子 (清初 苏州)

抗战门神(约1940年 武强)

余辉先生曾说,薄松年先生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活动,而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义务。在薄先生晚年,他更是将珍藏的一些民间木版年画无偿捐赠给澳门艺术博物馆,他的富足与贫寒无言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

在世纪之交,薄先生对欧美日的许多大学、博物馆进行了学术考察和交流。在其八十多岁的高龄下,依旧精神矍铄地活跃在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坛上,还常常与演讲者展开精彩的论辩,其严谨的学风和填补空白性的观点赢得了海内外和国际学界的尊重和认同。

六十年来,薄先生发表专著二十八本,刊载学术论文数十篇。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8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评为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美术史家。

(本文参考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余辉《平淡见真 恒久出新——薄松年教授从事美术史教研60周年》一文)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