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历新年的结束,一年一度的艺术类专业考试陆续拉开了帷幕,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是多元的,如何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去判断?中国的美术学院美术专业应该考什么?中国书画到底怎么教?西式素描色彩教育对于中国当下的艺术教育真的那么无可替代吗?这些一直是业内讨论的焦点。
而中国画教育中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化修养的缺失也是一大问题,似乎是看到了这一系列痼疾,今年中国画教育与往年似乎有点不太一样,《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在采访中发现,在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中国画一”科目的古诗文考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位资深艺术学者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中国画考试中增加古诗词的考核并非新鲜事,早在民国时期的中国书画教育中,诗词古文金石一直是必学必考科目,“因为中国画在宋元以后并不仅仅是单纯强调技术性的,更是人文之学,是文人之画,但上世纪中叶一些教育的错误理念有着一种文化虚无主义,自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以至于中国画专业必须以西式美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考查,现在该到了纠偏的时候了,纠偏其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是一种拔乱反正,这或许只是第一步。”
上世纪中叶,随着苏式美术教育为中国艺术教育借鉴取法,素描、色彩、速写作为绘画基础,成为了绝大多数美术学院的必考科目。其中素描考造型能力,色彩考试考色彩表现能力,速写考察快速造型能力,此三项的考察被认为是考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以至于近几年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画专业招生出现了学生不会拿毛笔的怪事,去年《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曾连发多篇专文对此进行讨论反思。
而中国画教育中诗词等中国古典文化修养的缺失也是一大问题,似乎是看到了这一系列痼疾,今年中国画教育与往处似乎有点不太一样,《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在采访中发现,在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中国画一”科目的古诗文考题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一试题要求考生在2.5小时内根据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一诗完成一张主题创作,并以题跋的方式抄录全诗。
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考试试题
诗词为题并非不按“套路”
此项命题因其强调了考生对诗意的理解和书法功力等传统中国画素养,被认为是对传统的复兴。细细分析此诗,“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两联包含了传统山水画的云法、树法、石法和水法,而诗词中又含有南宗山水的湿润气息。
谈及此题,熟悉艺术史的人会联想到宋代徽宗画院摘古人诗句为题,据邓椿《画继》记载:“所试之题,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自第二人以下,多系空舟岸侧,或拳鹭于舷间,或栖鸦于篷背,独魁则不然。画一舟人,卧于舟尾,横一孤笛,其意以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且以见舟子之甚闲也。又如‘乱山藏古寺’,魁则画荒山满幅,上出幡竿,以见藏意。”
可徽宗希望应试画家所作不但需要切合试题,更要另辟蹊径,构思巧妙,不落俗套,在这样的选拔和教育制度之下,李唐、王希孟等一批画家画史留名。
其实,中国美术学院这次以诗歌入题并非“不按套路”,他们中国画专业的考题历来注重考生对中国传统的理解和笔墨的掌握,对此当代艺术家谷文达回忆自己1970年代末报考中国美院研究生的情形:那是浙美(“国美”旧称)国画系山水专业“文革”后首次招生,因为10年没有招生,且全国只招5名研究生,考生年龄相差很大。当时考的是创作、习作、古文和口试。
而另一位出生于1980年代,21世纪初参加中国美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考试的年轻艺术家说,他当时的考题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在山中进行水墨写生和铅笔速写,再回到室内考书法和创作。他认为这4部分是对中国山水画所需技法的较为全面的考察。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考试现场
翻看国美历年国画系的招生试题,21世纪以来,西方素描和色彩基础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基本处于两者兼顾的状态,尽管其中有几年素描、色彩占了考试的主导,但很快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传统绘画的艺术规律没有考核到,以至出现了“国画系学生不会拿毛笔”的问题,导致整体艺术水平的下降,而后,中国画的传统考核又回到了考题之中。
一位资深艺术学者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表示,中国画考试中增加古诗词的考核并非新鲜事,早在民国时期的美术教育中,诗词古文金石一直是必学必考科目,“因为中国画在宋元以后并不仅仅是单纯强调技术性的,更是人文之学,是文人之画,但上世纪中叶一些教育的错误理念有着一种文化虚无主义,自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自信,以至于中国画专业必须以西式美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考查,现在该到了纠偏的时候了,纠偏其实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或许只是第一步。”
对于近年来考题的变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平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当今正处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西方绘画理念正在中国画领域‘大行其道’。目前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中国画的‘创新’就是要‘中西结合’的共识,并且各类实用美术(如设计、影视、动漫等)也处于西方元素占主流和领导地位的现状。因此,大多数国内美术院校在国画专业上的招生出题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似乎也‘合情合理’,中国画专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如今,纯国画的考生生源少之又少,高等艺术院校中大量的中国画教师的素描、色彩、造型等能力要强于其书法、传统绘画的功力。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这种‘西化’的招考与教学模式。然而,近两年来时风有所“转向”,比如诗词、成语等中国文化大热,书法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大量普及。在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地深入地影响整个社会之时,我们的国画专业似乎也感应到这一变化,并从招考上率先反映了出来。”
而对于关于“传统的回归”和“全球化的语境”的老生常谈,谷文达认为,这似乎在老一代“民族主义者”和新一代的“去中国化”中无止境地讨论,而讨论的关键在于中国是“东方主义”的代表大国。
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阅卷现场
素描是一种游戏规则,但是否需要看个人选择
也许艺考“诗词化”是文化“转向”的一个符号,但走访艺术类书店,不难发现显著位置摆放的多为素描、色彩等应试书籍,西方绘画大师作品、中国传统绘画经典并不放于视觉中心,而当代艺术和艺术理论类的书籍几乎难寻踪迹。书店书籍的摆放和分类,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中国当下的艺术现状。
艺术在中国远未普及,艺术类考生存在着视应试素描书为“宝典”,却不知经典绘画为何物的现象。但事实上中国的应试素描只是西方某一特定时期写实素描表达方式,而色彩老师的标准仅处于“印象派”时期,也不具代表性。而相比之下,如今西方艺术学院则更注重考生是否热爱艺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画专业是否需要考素描成为了一再被探讨,却一直无法解答的问题。
在延绵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上,从汉代画像石、敦煌壁画的工匠,到山水画的范宽、李唐、倪云林,再到人物画的顾恺之、吴道子、陈老莲、任伯年,他们都没有接触过素描,他们的作品成为后世楷模。西方来的郎世宁将西方绘画的明暗技巧融入中国工笔画中,但在如今看来绝非上品。
其实东方和西方属于不同的艺术体系,对此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认为东方是线条的艺术,而西方是团块的艺术。
而就观察方法而言,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形成了一套带有科学体系的“透视法”,人物、山川都在一定比例之下有理有据的在空间中呈现,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艺术则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世外哲学,中国画的透视是“三远法”,欲表现山高,以云烟锁之。而西方艺术发展到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却开始崇尚东方的观察方式。
2017年,中国美术学院专业考试现场
那么素描色彩对于中国画而言,是否真的不重要?对此,谷文达认为:“其重要性不在于是否需要素描和色彩,需要或不需要不是游戏规则,而是个体的取向和选择。”
从小处说,中国有众多的美术学院,每个学院在教学上都会有所侧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一个艺术学院考生选择的艺术之路。对于学校而言,是通过不同的侧重培养出不拘一格的艺术人才。
但不管如何,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是完全没有必要将西式素描与色彩作为必考项目的,相反,除了增加诗词,还应增加整个传统文化的底蕴的考查。
而对于油画与设计等专业而言,则不可放弃素描。
此次,中国美院以整首诗词为题,叫好者不少,但张伟平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启动,中国画深深蕴含着这一文化精髓,又是最易唤起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之一,相信其运行轨道一定会得到纠偏。美院招生,应该少一些“华而不实”的套路。诗意的考题,确实能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但是否真的能够考出考生的基本功和文化素质,是要打一个问号的。出题者的关注点应该着眼于考察考生是否具有扎实的中国画基础能力(如勾皴擦染点),如果技法不过关,就急着表现“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诗意,不是“附庸风雅”吗?“踏花归来马蹄香”的诗意考题,出现背景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宋代,面对的对象是考察“国家级”画家,切不可不顾古今的不同社会背景,同日而语。
附:2017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专业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中国画一
命题创作,2.5小时,满分100分
题目:唐代刘长卿的《寻南溪常道士》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要求:一、根据诗意,结合你的绘画经验以及对全诗的理解,画一张主题创作,题材(人物、景物、植物)自拟,表现形式不限,不得抄袭背默他人作品。
二、构图比较完整、造型比较生动,表现技艺比较娴熟,富有意境和想象力。
三、题跋必须抄录全诗,注明时间、地点,不得署名,不钤印,试卷竖式
四、考试结束后,试卷及画稿必须全部上交,交卷时请将自己最满意的一张放在最上面,作为评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