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中心 > 新聞快訊
 Print

“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在達裏雅布依村正式啓動


001.jpg
“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啓動儀式暨跨年橫穿塔漠活動抵達達裏雅布依與會部分人員合影


2月6日,中國探險協會“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啓動儀式在新疆于田縣達裏雅布依村隆重舉行。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著名探險家王靜,首都機場集團原黨委書記、江西省政府參事宋勝利,榮獲世界勞倫斯獎的著名探險家夏伯渝,中國探險協會副秘書長蔣琬文,厚物文化創始人胡岱謙,“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的徒步隊員何玉龍、龍文、張鷹,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達裏雅布依鄉的幹部、群衆以及新華社、中國新聞社、新疆日報的記者出席啓動儀式。


哈佛大學教授、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曾提出,從全球視野來看,對于很多應該保存、發展,甚至繼續創發的豐富文化資源的關注力度不夠。中國探險協會希望通過搭建公益的平台,延請協會的會員單位、戰略合作夥伴,以及社會各界更多有影響力、有資源、有能力的人參與到推動文化多樣性保護工作。

 

002.jpg

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王靜代表協會緻辭


啓動儀式現場,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王靜宣布,“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将選擇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達裏雅布依村作爲首個試點,“衆人拾柴火焰高”,把達裏雅布依村打造成文化多樣性保護的樣本,成爲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征、可以彰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特性的優秀案例,體現文化自信,促進中華文化傳承,并從達裏雅布依開始,以點帶面,推動全國文化多樣性保護工作。


003.jpg

以69歲高齡,用義肢登頂8844.43米珠穆朗瑪峰的著名探險家夏伯渝出席現場活動



004.jpg

首都機場集團原黨委書記、江西省政府參事宋勝利代表“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發起機構和聯合發起人宣讀公益計劃發起倡議書

著名探險家夏伯渝,首都機場集團原黨委書記、江西省政府參事宋勝利,厚物文化創始人胡岱謙等作爲《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聯合發起人代表,簽署、發起《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共襄盛舉,爲落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推動中國的文化多樣性工作履行社會責任。


005.jpg
中國探險協會副主席王靜、達裏雅布依鄉黨委書記林思陽分别代表中探協和達裏雅布依鄉黨委、政府簽署結對幫扶協議

在“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啓動儀式上,中國探險協會與于田縣達裏雅布依鄉政府簽署了結對幫扶協議,就達裏雅布依村作爲公益計劃的試點和樣本,将長期給予達裏雅布依村爲保護原生态風貌所需的經濟、物資、教育培訓扶持與幫助,以及各類助益其發展的社會資源對接和文旅資源宣推。包括通過公益行動募集的資金或物資,爲達裏雅布依村提供發展産業方面的必要性幫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幫扶;将達裏雅布依年輕人培訓成爲中國探險協會探險領隊,使其具備探險旅遊組織者的專業技能,助力達裏雅布依文旅發展等。


“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啓動儀式系中國探險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聯合主辦的“2022-2023 跨年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探險活動”系列活動之一。


006.jpg

2月5日元宵節,“跨年橫穿塔漠探險活動”探險隊抵達達裏雅布依村,受到當地幹部、群衆的熱情歡迎,參加了當地獨具特色的篝火晚會,與村民一起載歌載舞,品嘗達裏雅布依特色沙漠美食“沙烤大餅”、“沙烤羊肚肉”,對達裏雅布依的民俗風情有了深切的體會。探險隊通過中國衛通集團、成都迅翼衛通科技等機構提供的高通衛星,直播篝火晚會現場,希望将達裏雅布依獨特的民俗文化傳播到外面,讓這個被譽爲最後原始村落、神秘的沙漠“世外桃源”爲更多人知曉。


007.jpg

啓動儀式得到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爲終端有限公司、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迅翼衛通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衛星公司、星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新華社、央視、中國新聞網、新浪體育、三聯生活周刊、新疆日報等各企業和媒體平台的大力支持。


008.jpg
“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益計劃”倡議書

  達裏雅布依的背景資料  

達裏雅布依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于田縣,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腹地,被中外考古探險家稱爲“世外桃源”的綠洲,因地理位置偏遠、道路不暢,而鮮爲人知。“達裏雅”維語意爲河流,“布依”意爲河岸。


009.jpg
達裏雅布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1896年,斯文•赫定發現了這個“世外桃源”。他在《亞洲腹地旅行記》中如此描述:樹林中的老居民是真正的隐者,連中國皇帝管理新疆都不知道。


在斯文•赫定發現這個大漠中的原始村落之前,達裏雅布依的存在幾乎無人知曉。

 
010.jpg
達裏雅布依老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達裏雅布依距離和田市近300公裏,但其中100公裏沒有公路,必須在沙漠中穿行,需七八個小時才能抵達。車行隻能沿着克裏雅河兩岸、跟随前方的車轍,沒有路和路标,且需要在一座座大小沙丘上翻越。


神秘的達裏雅布依人生活在這片大漠中,他們自稱是四百年前遷徙到此,但在曆史的記載中尚未發現依據。


011.jpg
達裏雅布依老村居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據悉,1982年,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尋找石油的工程車,從和田地區由南向北,往沙漠中央去尋找石油。在沙漠中行駛近200公裏時,勘探隊員竟然發現一個村落。而村民們看見拖着巨大煙塵駛進來的汽車也受到驚吓,轉身就跑。當時甚至傳出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發現野人的消息,一度震驚了世界。這個村子就是達裏雅布依。事實上,這個村子一直屬于于田縣木尕拉鎮管轄,隻不過因遠在沙漠腹地,跟外界很少來往,久而久之,人們都淡忘了它的存在。從石油勘探隊發現後,重新回歸人們的視野。盡管逐漸爲世人所知,後來于田縣也在此設置了達裏雅布依鄉,但由于交通和地理條件限制,達裏雅布依人長期過着相對封閉和簡單的生活。

 
012.jpg
達裏雅布依老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達裏雅布依的村民之所以能夠與世隔絕地生活在沙漠中央,是因爲在塔克拉瑪幹沙漠中有一條河流,來自于昆侖山的雪山融水,從南向北流向沙漠中央——克裏雅河,滋養了狹長的綠洲帶,長了很多小的灌木和沙生植物。這條河流雖最終消失在沙漠中,沉入地下,在盡頭形成一個面積很大的綠洲,達裏雅布依就在這片綠洲,所以村民們能從地下抽水,維持生活。


達裏雅布依方圓幾百公裏都是無人區,因此,這個村子成爲一個避世的世外桃源。而且,至今都無人知曉達裏雅布依村人從哪裏遷徙至此。有人分析,認爲他們是羅布泊人的後裔。


013.jpg
達裏雅布依新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在國家和當地政府幫助下,達裏雅布依村不僅村民居住的房屋等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全村教育水平也大幅提升,整個村域内有4所幼兒園、10所小學、1所中學。


014.jpg
達裏雅布依老村居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2017年,雖然村中的絕大多數居民遷往政府爲脫貧攻堅而建設的易地扶貧安置點,但依然有村民選擇傳統生活方式,留在村中,住在用蘆葦、紅柳簡單搭起的“笆子房”裏,守着四百年不熄的爐火,吃着傳統的庫麥奇,養一群山羊。


015.jpg
達裏雅布依老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供圖

達裏雅布依村厚重的曆史文化和神奇的自然景觀,已經成爲新疆最重要的自然人文景觀,吸引着越來越多的外界旅客來到這裏,探索人類頑強的生存能力。




注:本文轉載自探索紀,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