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大视野
 Print

这栋徽州祖宅被搬到美国,后人回家还得买门票




黄秋华,家族的第36代传人

千里迢迢从安徽黄山

跑到美国的博物馆

看望自家祖传老宅


   借宿●荫余堂   


  一个昂贵的留影  


700个木件,9000多块砖瓦,500件石雕;甚至,当时屋内摆放的家具,生活用品,甚至连同院墙,门口铺设的麻石路板……总共用了四十个国际货柜,才完完整整地运到美国。



光是对老屋零部件的测量、登记,对损坏物件的重新打造,就花费了整整五年。


耗时7年,花了1.25亿美元,跨越了12000公里——每个人看到这栋异地复活的安徽老宅,除了惊叹、赞美,也忍不住会问:这么做,值得吗?



旧木稀疏的栅栏围着白墙粉黛的房子,阳光下显得明媚如画。



推门进去是四水归堂的天井院落,二楼推开的木窗,每一扇都好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像穿越回旧时的中国:青石板铺成的庭院,全木建筑的阁楼和天井,雕刻精美的镂空木窗,挂着毛主席画像的大堂……


还有各种,可能是爷爷奶奶辈,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辈的东西。


像奖状一样的结婚证


古旧喜庆的西洋钟


家里随处可见的大字报


如果不是周围偶然走过的,各种肤色不同口音的外国人,你也许还会沉浸在中国旧时的历史时光里。


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并且完美保留着旧时历史风格的宅院,原名是“荫余堂”。


它其实并不在中国安徽某个小城,而是在美国东北部的小城塞勒姆。多年前,它跨越了12000公里,来到了这里。


荫余堂三个字,包含着宅院祖先


荫求祖荫,余乞富余的期盼


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相望


它是全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在海外的古徽州建筑。


为什么这样一个历史厚重的中国民居,会出现在遥远的美国,并且被很好地保护着?

各中原因,还得从20多年前的偶遇说起……


南希是中国迷,早在1980年就到过中国


还在中央美学院学过中国艺术史


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


1993年,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南希.波琳第一次来到中国安徽休宁县旅行。


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古村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喜欢中国文化的南希,还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中国艺术文化部主任。


当她第二次来到黄村的时候,她遇到了荫余堂,一眼就被这座有着200年历史的沧桑民居吸引了。


当时,黄氏家族的后人因为扫墓回到老家重聚,正在商量卖掉这幢年久失修的宅院。


偶然从门口路过的南希,听到了宅院里面的议论声,不禁好奇地走了进去。她没想到自己的好奇心最终竟改变了这座中国百年民宅的命运。


荫余堂是徽州黄氏一族的祖业,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建造了。那个时候,黄家人在汉口,上海经商赚了钱,返乡修建了这座宅院。


先人呢,希望这份家业能荫及子孙,所以取名“荫余堂”。


黄氏家族的先人


黄家人在这里住了大约有200年了,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是女人和年幼的孩子居住,徽州的男人都是外出经商的。


这座宅院目睹了整整八代人的生老病死,也经历了清朝的衰亡,民国的建立和新中国的解放,见证了中华民族动荡的历史。



到1982年,最后一代迁出,这个宅院就再也没有人居住了,年久失修,成了一个废宅。


徽州建筑特有的马头墙


当南希了解了宅院的历史,深爱着中国文化和建筑的她,不忍心这栋有着厚重历史、古朴美丽的建筑物,就这样被遗弃。


她思索了再三,向黄家人提出了把“荫余堂”搬到美国博物馆的想法,并获得了黄家人的同意。


南希找到了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中美合作,让这个想法落了地。



1997年盛夏,黄家人第35代传人向祖屋做了最后一次告别。


从此,这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建筑,不再为黄家所有,它将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继续它的历史。


拆除工作比想象中困难,整整持续了两个月,工程师们做了解体调查,工匠们给每个部件都做上了记号,记录了原本的结构方式。


在拆除荫余堂的过程中,工人们不仅发现了黄家主人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经商时与家里的通信;也找到了屋主的日记,杂记等各种文物;还在地板夹缝,墙角等处发现清朝末年女人的发簪和贴有清国邮票的信封——这些都是古董啊。


这些都是原来的东西搬运过去的


拆完以后,这些全部打包,包括700个木件,9000多块砖瓦,500件石雕,还包括了当时屋内摆放的家具,生活用品,甚至连同院墙,门口铺设的麻石路板,总共用了四十个国际货柜,全部海运到美国。


1997年11月荫余堂拆散装船,1998年中国农历新年,抵达了美国。


到了美国以后,仅仅是卸货,核对部件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筹备又花了五年时间,专业人士还对荫余堂各个部件进行测量,登记,请安徽过来的匠人对损坏腐烂的木质部件按照原样重新打造。


尊重两个字在各个环节都被完美体现出来了


为了让荫余堂进入博物馆,美国还拓宽了街道,拆除了一些民居。


开工的时候,为了尊重中国文化,特地行了上金花,披红布,安五袋,钉五色布,上香,敬酒等中国传统的破土上梁仪式。


被搬过来的荫余堂


复建的时候,为了高度还原,博物馆还将荫余堂修复成了80年代的风貌,购置了原陈设在该屋中的家具,摆设,彻底还原了黄氏家族最后居住的模样。


整个“搬运重建”过程耗时7年,花了1.25亿美元,跨越了12000公里,一直到2003年6月,荫余堂才正式开放,第一天参观人数就突破了10000人。


当你走进荫余堂的时候,你绝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异国他乡。


占地400余平方米,二层四水归堂式的天井院落,里面有16间卧室,中堂,贮藏室,鱼池,马头墙……和在安徽一模一样。


过了天井就是大堂,这是整个宅院最重要的地方,大家吃饭,祭拜祖先都在这里。


房子保留着那个年代的样貌,“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贴画,老式的摆钟,古旧的热水瓶……很多东西我们现在都是看不到的。

这是年轻夫妻的卧室,雕花的大床,欧式的壁纸,红漆木的洗脸架,给宝宝睡的小竹床,床上还有装了热水就能暖床的暖壶……


长辈的卧室,朴素一点

家里放工具器皿的地方,竹梯,竹椅


还有很多其它小的东西,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不知道的中国。


当时的人民日报


竹竿上晒着破鞋子,墙上还有“小心火烛”的字样


生锈了的搪瓷脸盆


草帽


旧暖水瓶和上海女人的贴画


美国人不判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他们只是质朴地觉得既然是异地重建,那么这个宅子原来是什么样,重建后还应该是什么样。



这些东西完全展示还原了了中国一个普通家族的生活,这里的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亲切又陌生。



博物馆本身的门票18美元,如果要参观荫余堂,还需额外再交5美元,拿了票以后也不能自由行动,荫余堂每半小时放一批人进入,每次人数不超过20人,室内严禁拍照。

所以这里一直被保护得很好。


窗户上寓意吉祥的雕花


那个年代的晒衣方式


多年以后,荫余堂第36代传人黄秋华受邀来到了迪美博物馆。在看到老屋的那一刻,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重回“故里”


他说:“当时,世界顶级提琴大师马友友正在我家庭院里面拉大提琴,那瞬间我觉得自己是穿越时空了,记忆中被拆掉的祖屋出现在我面前,我情不自禁地,眼泪就流了下来……”



荫余堂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民的房子,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正如南希说的,“我觉得,这个房子可以帮助美国人多了解中国人;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中国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历史和他们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化。”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