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No.1
神秘的微笑竟早于蒙娜丽莎出现?
说到蒙娜丽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幅达芬奇的传世名作以画像主人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而闻名,每年到法国巴黎卢浮宫观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不过你可曾知道,东方的蒙娜丽莎早于达芬奇的创作一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莫高窟第259窟 禅定佛像
第259窟
莫高窟第259窟是莫高窟现存北魏最早的洞窟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第259窟开凿于北魏早期,宋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窟顶为前部人字坡顶,后部平棋顶。
彩塑禅定佛是整个敦煌石窟彩塑的代表作品,坐佛高0.92米,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
北魏 莫高窟第259窟 禅定佛像
揭秘
No.2
孙悟空第一次亮相竟是在敦煌壁画?
说到敦煌壁画,莫高窟是大多数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但除了莫高窟之外,榆林窟中的壁画也是独具特色的,窟内纷呈汉、藏民族及显宗、密宗的内容和艺术,是西夏时期艺术最成熟、最典型的洞窟。我们熟知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他的第一次亮相就是在榆林窟壁画哦,比四大名著中吴承恩所创作《西游记》时还早整整上百余年呢!
榆 林 窟 第3窟
榆林窟第3窟建于西夏统治瓜州晚期,是西夏时期的代表洞窟,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壁画风格独具特色。其室穹隆顶上画曼茶罗一铺,周围画边饰、帷幔、千佛。东壁中间画佛传一铺,两侧均画观音变相。南北壁中间各画净土变一铺,两侧均各画曼茶罗一铺。西壁门上画维摩经变,门两侧画文殊变、普贤变各一铺。
西夏 榆林第3窟 普贤变
在普贤左侧云海渺茫的山崖上,唐僧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弯腰向前,遥望普贤,虔诚谒拜。唐僧身后,完全猴形的孙悟空亦双手合十,抬头仰望,向普贤致礼。师徒身后还有一匹白马,马背上备着莲花鞍具,满载一大包袱经卷。
西夏 榆林第3窟 普贤变(局部)
这幅图像是唐僧取经东归,路过普贤菩萨居处,向普贤遥望致谢。这幅壁画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猢狲”这个称呼从何而来。相传,玄奘取经路上碰到一个胡人,名叫“石磐陀”,他希望玄奘能为他受戒,玄奘答应了并收他为徒,称之为“胡僧”,而“胡僧”二字的发音久而久之就被讹传为了“猢狲”。且胡人由于生理上的特征,有一些长得尖嘴猴腮,毛发较为发达,于是便成了“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前身。
揭秘
No.3
五百罗汉前身竟是强盗?
罗汉,意即阿罗汉、应真,是梵文“Arhat”的音译,原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果位,已经达到了断尽生死烦恼的“无余涅般”的至境,后来泛指和尚修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其中以五百罗汉最为著名。
但是,五百罗汉在皈依佛门,跟随佛祖说法传道,最终成为汉传佛教形成的民间信仰传统之前,其实是五百个强盗。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南壁 五百强盗因缘(局部)
从莫高窟第285窟顶中的禅窟、塑像及壁画来看,这是一个以禅修内容为主的洞窟,也对应着五百罗汉禅修的内在文化,其中窟顶的南壁便描绘了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
第285窟
莫高窟第285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主室北壁发愿文中存有西魏大统四年(538年)、五年(539年记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主室为覆斗顶形窟,平面为方形。窟室中央现存一元代所建的方形坛台,南壁和北壁对称地各开凿4个小禅室。部分禅室内或门口还残留有元代所修小塔的部分塔身。窟顶中心方井画华盖式藻井。
在古代南印度侨萨罗国,有五百强盗杀人放火抢劫作乱,于是波斯匿王派兵前去镇压,结果强盗战败被俘,被施以酷刑,并放逐到深山中,强盗们在深山中感到痛苦不堪,大声呼救。
西魏 莫高窟285窟南壁 五百强盗因缘(局部)
这时释迦牟尼佛大发慈悲,施药使他们双眼复明,还现身说法使五百强盗觉醒,皈依佛法。最终这五百个强盗修成正果,化身为五百罗汉。这就是佛教著名五百罗汉的前世今生。
揭秘
No.4
敦煌壁画中的“小黑人”究竟来自何方?
在欣赏了一定数量的敦煌壁画后,你是否会惊讶地发现,为何壁画中会出现数量如此之多的小黑人?难道这是中国古代与非洲部族建立文化交流而留下的印记吗?在揭晓之前,不妨先来欣赏一下这幅“小黑人”飞天壁画吧!
初唐 莫高窟第321窟 龛顶 飞天
第321窟
莫高窟第321窟建于武周时期。覆斗形殿堂式洞窟。 主室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卷草与半团花垂幔铺于四披,四披画千佛。西壁佛龛除佛像为初唐原作外,弟子、菩萨、力士均为清重修或重塑,龛穹窿顶画重层雕栏,一排菩萨,凭栏俯视人间,其后宇空广阔,有飞天、祥云、天花、梵宫、仙女。
盛唐 莫高窟第320窟 飞天
第二个说法则是科学家们认为敦煌壁画所用的颜料主要以天然矿石颜料为主,植物颜料、人工合成颜料为辅,这导致当时的画匠在描绘壁画时所用的颜料具有大量的铅成分,铅与空气接触即会发生氧化。
这些颜料经过成百上千年岁月的洗礼后,不知不觉中便出现了褪色变化,从而使壁画上的许多人物变成了小黑人的形象。同时学者根据这种现象提出了具体的铅与氧化学反应的分子式予以证明,种种迹象和论点都非常有说服性。
对于“小黑人”的来历,以上的两种说法均有一定的可参考性,目前暂不能排除其中一种可能性,但无论是外来种族还是颜料的天然氧化,都为敦煌壁画增添了层层神秘的美感,让人忍不住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