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在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山寨式古建筑群——河北涉县刘家寨,地处太行山东麓涉县偏城镇偏城村,建在一处方整的高岗之上,为保存比较完整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式建筑群。其始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现存80%以上为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全部是砖石土木结构,四周用石头筑成高达10米的城墙。 据《涉县地名志》记载,宋末元初,刘姓从山西辽州(今左权县)上武里同峪村迁来,由于世代为官,渐成旺族,便将四周以石筑城,设东南北三门,俨然一处小山寨,易守难攻,改名“永安寨”,因地处偏僻,故名“偏城”,因原主人姓刘,故现在常被人称为“刘家寨”。 进入刘家寨,“将军第”“进士府”等古建筑仍然十分威严。沿街门楼,飞檐斗拱十分精美,大门两侧的门楣多为青石竖立,雕刻着各种楹联,高大的门楼、高高的台阶,全部采用青石铺就,底层阶下有排水道,不少上马石和拴马石(石鼻)至今仍保存完好。屋顶多为坡屋顶、出飞檐、圆椽,方砖盖瓦、屋顶压背、两端出兽,许多雕刻美仑美奂。长期研究刘家寨的偏城镇干部贾赵全说,这一古村落有着较高的科学和艺术观赏价值,汇集了建筑学、绘画、文学、书法、雕刻、工艺美术等艺术特点。 涉县是革命老区,刘家寨更见证了革命历史,1938年到1946年,偏城县委、县zf曾在此驻扎,刘邓大军八路军129师先遣团也在这里秘密驻扎了7年之久。
1940年1月,偏城脱离黎城县管辖成立了偏城县抗日政府,六年后撤县并入涉县,在这7年的时间里,八路军129师先遣团也在这里秘密驻扎,又书写了这处山寨的“红色历史”。
墙体上四处可见的青石拴马桩。
这些堆放在墙根残遭破坏的文物。 时年69岁的村文物保管员刘师傅向我们进行了关于山寨古建筑群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