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大视野
 Print

在龙潭村,用艺术筑巢


 一处深藏乡野的古村秘境,在光阴深处被一位画师发掘,它由此复兴为一座文创古村落,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和文艺青年入驻。他们一边享受惬意的田园生活,一边实践文化创业和文化兴村,共同创想未来。


一处藏深乡野的古村秘境,在光阴深处被一位画师发掘,它由此复兴为一座文创古村落,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家和文艺青年入驻。


他们一边享受惬意的田园生活,一边实践文化创业和文化兴村,共同创想未来。我第一次踏上这块乡土,便被这一水流香的古村情怀所深深吸引。


龙潭村(木舸  摄


困在城市里的时间一久,所有那些去城还乡、寻找诗与远方的生活经验分享,听起来都颇有蛊惑力。而真正谋划执行起来,先不说阻力重重,自己心里也会怀有一种“不靠谱”的消极暗示。


这一次从朋友处得知关于龙潭村的各种事,除了让我再一次对田园生活燃起向往与好奇之外,也想知道,那些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生活是否又如外人所想的那样美好?

龙潭村(木舸  摄


位于屏南县东南的龙潭村是熙岭乡一个行政村,村居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中流,溪水跌宕清澈,景色优美怡人。



村子被一条南北向的公路、一座拱桥、一段自西向东流淌的溪水横竖切为四段,院落较为集中的一侧位于溪流的上端,村前的空地上立着一方刻有“龙潭里”字样的石碑。


龙潭村(木舸  摄


“龙潭里”是龙潭村自从明朝初年使用至今的村名。一直到明朝成化年间陈姓家族迁入后,龙潭村才有了沿溪两岸构建院落、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的模样。



龙潭村历史久远,人文深厚,龙潭四平戏传承纳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潭古技艺酿造的黄酒闻名十里八乡……只是曾经,岁月老去的龙潭村,同中国农村的很多乡村一样,在经济大潮向外的冲击下,也成了一个交通闭塞的留守山村,人口流失,老宅破废,贫困落后。



是一位画家的慧眼相中和谋划,一群文创青年和村干部、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几年时光,古村便重生而来,成为乡土的文化“宋庄”、宜居的心灵家园,这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和游人的慕名前来。



村里的民居数量约有两百栋,建筑格局多为中轴对称的三合院式,大门后面有屏门,天井后面有大厅跟后厅,灰瓦黄墙,颇有老式山地民居特色。听说最老的一个三合院已经有一百来年的历史了。


从1980年代开始,随着外出务工的村民数量逐渐增多,龙潭村空心化的趋势越演越烈,村民中选择移去双溪生活,或是在村外另盖了水泥房自住的也不在少数。到了2017年5月,当屏南传统村落文化振兴项目启动时,这里空置的院落已有五十栋以上,常驻村民总量亦只剩下以长者居多的五百来人。


作为屏南最早开启乡村活化实验的试点,龙潭村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募集人员、整合资源,而它的变化之大,却是肉眼可见。龙潭村的“变脸”速度简直有必要让人用“夸张”二字来形容。


改造后的龙潭村老屋(木舸  摄


因为新村民的加入,加上老村民的回流,眼下人口规模扩充近一倍。村头、村尾四十多幢破损严重的空宅,经过加固、修复之后,门前挂出画廊、书店、酒吧、工作室的招牌,成为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香港甚至是英国文创移民的居所兼创意试验田。


更可喜的是,仅剩1名老师和6名学生的村小学,也因为多名支教老师和外地生源的加入,恢复了多年级、多班授课的常态。



这场乡村活化实验的核心是一个名为“居住15年”的驻村体验计划,由双溪公益艺术教育中心的发起者林正碌提出。按照他的设想,以龙潭村为首,屏南县的多个传统村落将会逐一面向外来艺术家及创客开放驻村生活体验。




体验者将按照每年每平米3元的价格缴纳租金,租住空置民居15年之久,通过改建、修缮,将其变为适宜于个人生活、创作的空间,或可考虑以咖啡馆、民宿、文创商铺的形式对外营业,丰富村落旅游资源及产品业态。



村里的文创小组统一管理体验者所缴纳的租金,日后再投放到基础建设及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去,目的是让村落不断更新,成为艺术爱好者们真正的乐土。

在龙潭村,一个人认领两栋老宅,几个人认领一栋老宅,拖家带口老中青三代集体迁入三合院,度假、养生、就业、创业的例子都有。大伙儿对于未来生活的设计和打算不尽相同,唯独在某一点上高度一致,归纳起来就是对精神生活的渴望远大于对物质的欲望。



村子里的集体活动很丰富,各种民俗集会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一直延续到农历二月二,开春后,公益课堂的写生活动和画展都多了起来,周末和节假日有小型音乐会和电影放映会,茶会、饭局以及各种喝小酒的机会更是充实了日常生活。



当下的人们应该意识到特定技能、特定产品、特定产业模式都无法免于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从生命本身的独立性、从相信自己的可能性这两点出发,做出的选择才是最恰当的。


文青怎么可能不食人间烟火,只谈诗与远方。我们对于文青的理解也太狭隘了。


China Culture Foundation
Copyright 2017-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8610-59282896
  ccf@ccf.org.mo
  Wechat:CCF-20130925